2016年,国家发改委在《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中,把乌鲁木齐(乌西)确定为中欧班列枢纽节点之一。凭借“依托疆内,辐射全国,布局欧亚”的经营战略定位,如今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已从2016年5月的每周开行一列发展... ...
2016年,国家发改委在《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中,把乌鲁木齐(乌西)确定为中欧班列枢纽节点之一。凭借“依托疆内,辐射全国,布局欧亚”的经营战略定位,如今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已从2016年5月的每周开行一列发展为每天开行一列,实现了西行班列规模化、常态化开行,使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作用日益凸显。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相比国内其他枢纽节点,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具有地处‘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区位优势,位于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的国际通道结点优势,毗邻全疆最大编组场的运输优势,量价捆绑的价格优势,‘一站式’通关的协调优势,良好对外合作和国际物流服务优势。我们将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竭诚为广大客户做好服务!”乌鲁木齐铁路局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牛权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新疆及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区域位于我国的经济洼地,近年来在“一带一路”、西部开发等政策的推动下,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各省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乌鲁木齐设立中欧(中亚)集结中心,可以从多个角度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作业效率,扩大相关企业的利润空间,提升企业竞争力,进而促进经济要素的聚集,带动辐射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铁路部门不断提升集结能力,自去年8月开始,一期投资近1亿元,对既有场站进行扩能改造,将两条货运线分别延长至750米和650米,方便班列整列装卸。将货场集装箱堆场面积由62000平方米扩大至95000平方米,海关监管库库区内集装箱堆场面积由20000平方米扩大至33000平方米,满足增长迅速的国际物流货物运输需求,为班列从每周一列到每天一列提供了硬件基础。
新疆组织的西行班列虽然起步较晚,但步入2016年后发展迅猛,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中亚国家为主,欧洲国家为辅的覆盖范围。自2014年新疆开通首趟国际西行班列至今,已累计开行328列,尤其是去年5月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投运以来,新疆西行国际货运班列开行数量逐月攀升,在去年11月实现了每天一列的常态化、规模化开行态势。
“新疆能够依托区域优势,构建‘东联西出’物流大通道,吸引、整合疆内外货源集结上线,很快发挥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新疆经信委副主任彭季介绍说。
立足疆内辐射全国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加快发展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精深化工、新型能源等优势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并与亚欧地区具有一定的结构互补性,疆内进出口市场潜力巨大,形成了中欧(中亚)班列在乌鲁木齐集结并实现规模化、常态化开行的有力支撑。
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在新疆9个大型进出口企业建立揽货点,并不断拓展合作范围。部分贸易商由内地采购转为新疆本地采访的方式,降低了采购成本,也对新疆经济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借‘一带一路’的东风,我们搭上了经济快捷的国际班列,就运费来说每车能节省2000元钱,对于我们企业开拓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市场是一件大好事!”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销售部副总监卡哈尔·阿木提感慨地说。运距、运价上的独特优势和就近组织运输的便利,是中粮屯河选择在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办理国际贸易运输的最大理由。
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的投运,让多种产业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推动了纺织服装产业、高档石材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石油和化学精深加工产业、特色轻工产业、硅产业、铝产业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在拓展疆内市场的基础上,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派专人走访内陆省份外向型生产和贸易企业,针对客户个性化物流需求,设计全程物流方案,吸引内地出口物资“化零为整”在乌鲁木齐再集结,变单纯的物流通道为国际物流集散地,让部分内地出口货物开始转向在乌鲁木齐集结,再向中亚、欧洲等国家发运,保证了充足货源。
杭州中外运有限公司通过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将百货产品发往中亚,每月的发运量达到50多车。公司联运部副经理王琥琳说:“通过集结中心组织我们组团出海,改变了过去我们面对境外客户单打独斗的局面,增强了对外竞争力,节省了物流成本,给我们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自2016年7月以来,内地物资在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再集结的班列超过了总数的60%。
绿色通关布局欧亚
为全力打造经济快捷的中欧(中亚)班列新品牌,乌鲁木齐铁路局在班列组织中提供全天候服务,强化揽货、收货、单证报关服务质量,为企业量身定制物流解决方案。实行场站服务“零”收费让利于客户,并减收海关监管、库内装卸、倒短运输等费用,实施“一口价”,保证价格公开、透明。
据了解,毗邻海关监管库的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作为中国向西开放最后一个大规模编组集结地,同时也是欧洲、西亚、中亚进入中国的第一个大规模编组集结地,在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畅通国际物流通道,“一关两检”与铁路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采取始发报关报检、口岸转关放行、舱单数据提前传输、票据单证提前申报等措施,使口岸通关时间由12小时压缩至6小时内。
中哈两国铁路部门就深化中欧(中亚)班列运营合作与哈萨克斯坦进行磋商,协调班列在口岸交接、换装、通关、接续运行方面保障质量效率,按照最快的时间效率,固化时间节点并铺画哈萨克斯坦进内运行图,施行全程一张图运行组织,进一步推动了物流企业间的跨境、跨区域性合作。客户国内货物统一在乌鲁木齐办理报关、报检等相关手续,发往中亚五国及欧洲国家。
记者从乌鲁木齐铁路局获悉,去年11月29日,一列“重去重回”的国际班列,满载着手机元件、纺织品、生产设备等产品,自德国汉堡启程,经过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4国到达中国国境,在阿拉山口口岸换装后,将在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解编,配送到中国内地省市及新疆库尔勒市。这是该集结中心发挥聚集效应,布局完善境外物流链条,形成“重去重回”的有益探索。å
“中哈两国元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上达成了共识,我们将加强与中方沟通对接,加快中欧(中亚)班列的快速通关。”哈萨克斯坦铁路多斯特克站长努尔艾力·伊利亚索夫告诉记者。